2021年6月1日,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正式施行,确立了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等未成年人全方位保护新格局,也赋予了检察机关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更重的责任。
恰逢新修订的“两法”施行一周年,这个“六一”儿童节,南京江北新区人民检察院结合“保护少年的你·新时代检察宣传周”,凝聚社会各方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合力,线上线下联动共振,多样普法精彩不断,为孩子们送上实实在在的“节日礼物”。
“未”你而来 有“典”重要
什么是强制报告制度?民法典中有哪些关系未成年人保护的内容?
5月26日、27日江北新区检察院推出“江小未法宝典”系列微课展播,详细介绍关于守护孩子们健康、安全成长的“幸福秘籍”。
沉浸打卡 原来你是这样的检察院
5月30日,来自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实验小学的同学们,在检察院里体验了一场“奇妙之旅”。
参观12309检察服务中心、案管中心、未检办案区,现场聆听法治观摩课,孩子们近距离接触检察官、了解检察工作,在心中种下法治的种子。干警们还与孩子们即时交流互动,为大家送上了精心准备的六一节礼物。
携手同心 为了未来的未来
5月31日,南京市江北新区检察院组织“携手落实‘两法’,共护祖国未来”检察开放日,邀请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新区作风建设监督员,新区综治、公安、教育、民政、团委、妇联相关负责人和强制报告制度责任义务主体代表走进检察机关,江北新区检察院分党组书记、检察长谢健参加检察开放日活动。
活动中,与会人员纷纷为江北新区检察院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成效点赞,并从各自行业的角度为保护未成年人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浦口区霞光幼儿园园长蒋宇霞建议,推进未成年人保护法学习内容进入课堂、进入家庭、进入家长课堂,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学习,形成合力,让未成年人从源头上得到保护。
南京市政协委员、新浪江苏总编辑冯晓婷认为,网络是未成年保护非常重要的阵地。作为权威发声、正能量的担当,建议检察新媒体运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保护未成年人的成果,让少年儿童享受科技发展、法治建设的红利。
人民监督员、江苏警官学院副教授左朝霞表示,江北新区检察院在“两法”走进家庭、走进校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平台和纽带作用。下一步做好强制报告制度的落实工作,让全社会形成共识,强化相关单位、相关人员的法治意识。
江北新区机关作风建设监督员、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副院长潘玉霞表示,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未成年人的健康是她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建议检察机关通过“口袋书”、微动漫等更多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走进学校的图书角,让更多的孩子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会自我保护。
作为学校代表、江北新区浦厂中学副校长邹维团庄严承诺,会严格落实强制报告制度,遇到未成年人遭受非法侵害的情况,会第一时间上报教育部门、报警、告诉家长,守护好学生健康的未来。
作为社区儿童主任代表,复兴社区儿童主任管亚弥表示,会严格落实强制报告制度,如果遇到未成年人遭受非法侵害的情况,会立即报警并告知民政等相关部门。
作为住宿经营者代表,长江之舟酒店房务部经理徐烨磊说,自己会将强制报告制度承诺书带到岗位上和同事分享,并在工作中严格执行承诺书内容。
一份郑重承诺,一份珍贵礼物
中小学校长、医院负责人、社区儿童主任、未保社会组织、政法网格员、旅馆等住宿经营者还依次签署了《落实强制报告制度承诺书》,许下落实强制报告制度、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的郑重承诺。
在省委、市委、江北新区党工委和最高检、省检察院、市检察院的有力领导下,江北新区检察院自成立,就专门设立未成年人检察部、组建了专门办案团队,一体化能动履行未成年人检察职能,致力打造“爱佑未来”工作品牌,以司法保护偕同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保护共同发力,携手共护新区青少年健康成长。
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需要全社会齐心协力、共同发力。江北新区检察院将把最高人民检察院组织出版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律全书》送到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等“六大保护”责任主体手中,用“孩子看得懂”的方式,以开展监护监督为基础促进家庭保护、以完善防范机制为依托促进学校保护、以深化专项治理为抓手促进社会保护、以惩防网络犯罪为重点促进网络保护、以形成合力为目标促进政府保护,以协调、协同、协作、协力落实未成年人保护“两法”,助力新区幸福之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