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山水相牵,一封信开启的法治信仰之旅
2025-08-01 15:09:00  来源:江苏省检察院

  “检察官,是守护公平正义的光。”这句来自电影《我是检察官》的台词,点燃了大凉山彝族女孩莫日呷的法治梦想。7月22日,她和4名彝族伙伴、2名白族小朋友一同带着对检察工作的好奇与憧憬,与公益夏令营的20余名师生走进南京江北新区检察院,共赴一场“山水相牵,共筑法治信仰”的约定。

  从光影向往到亲历听证

  “这里没有电影的惊心动魄,却有种沉静的力量。”

  在检察官的引领下,同学们屏息凝神,首次踏足检察机关办案工作区。整洁有序的环境、严谨规范的工作流程,无声地传递着法律的威严与司法的温度。

  当模拟听证环节启动,同学们迅速投入角色——坚定的“检察官”、据理力争的“律师”、认罪悔罪的“当事人”。一句句稚嫩却认真的提问和发言,让抽象的法律程序瞬间鲜活起来。

  “原来,程序公正就藏在每一次规范的发言、每一份严谨的证据里。”一位扮演检察官的同学在唇枪舌战后感慨。这场沉浸式体验,让书本上的“正义”二字在青少年心中有了具象的回响。

  指尖触碰法治温度

  在集现代科技与法治教育于一体的法治教育基地,同学们的目光被丰富的互动内容牢牢吸引。指尖轻点,法治教育短片在触控屏上生动播放,将晦涩的法律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身边故事。“法律知识也能这么有趣!”彝族二年级的金珠和伙伴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汲取着公民权利、法律责任等法治素养的养分。

  走进温馨的未检教育基地,孩子们围拢在心理沙盘前。沙具在孩子们手中化作桥梁、家园、守护者……一个个微缩场景,无声诉说着内心的情感与期冀。检察官轻声引导,解读着沙盘背后的“心语”,让司法保护的温暖照进少年心田。检察官还介绍了未检品牌“江小未”——这个如朋友般的形象,代表的是预防、教育、挽救、保护的司法理念,是守护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一道法治屏障。

  少女锐问碰撞检察匠心

  与以往的检察开放日不同,这趟始于大凉山少女心中法治梦想的旅程,成为了一堂关于责任、信仰与人生选择的生动法治课。

  “您心中的正义是什么?”

  “让每一个犯罪者受到应有的惩处,让每一位被害人得到及时的救济与抚慰,让公平正义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清晰可感——这就是我心中的正义,也是我奋斗的目标。”这回应,精准诠释了检察履职的价值追求。

  “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检察官?”云南白族的海聪问道。

  检察官结合自身成长,真诚分享:“在求知中明志,在实践中砺能。法律功底是基石,为民情怀是灵魂,求极致的专业精神是支撑。”她鼓励少年们,“今天的体验,是在你们心中埋下一颗法治信仰的种子。未来无论选择何种职业,这份对规则的敬畏、对正义的追求,都将照亮你们的人生之路。人生的选择本就广阔,重要的是找到心之所向并为之努力。”

  这场跨越山水的“检察初体验”,不仅是一次职业启蒙,更是一次法治精神的洗礼。它让来自远山的少年真切感受到:法治并非遥不可及的理念,而是融入国家肌理、守护万家灯火的磅礴力量;检察官不仅是荧幕中的英雄,更是秉持专业与良知、捍卫公平正义的平凡守护者。

  当彝族少女把“检察官”三字从银幕梦想写进人生志愿,法治中国的明天,便在每一次问答、每一次触摸、每一次顿悟中,拔节生长,蔚然成荫。

  编辑:江北新区检察院  

上下篇导读